新闻动态

构建分类考核体系,以精准考核驱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07 访问量:118

  为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导向引领作用,206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聚焦主业、公平公正、科学高效”为原则,对薪酬体系、绩效考核组织管理过程、考核框架及细则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着力构建导向清晰、指标科学、权重合理、激励有效的分类考核体系,为206所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01 聚焦主责主业,构建分类考核体系,全面激发发展动能。

  为突出主业引领性,强化任务高质量履约、创新驱动发展,206所以“聚焦主责主业”为原则,全面梳理优化考核框架,建立包含经营、科研生产、可持续发展、综合管理、满意度、防火墙六大指标的考核体系,该体系根据业务特点,将考核指标进一步细化为11项考核项、70余项考核细则,全面覆盖所内各项工作。同时,为精准实施分类考核,将所内各部门按照职责划分为七个类别,根据部门核心职能,通过科学匹配考核指标、合理配置考核权重对各类部门实施分赛道管理。提升科研生产主责部门履行强军首责主业分值占比,面向研发、经营管理、管理保障部门新增“能力提升”板块,鼓励各部门围绕主业积极作为;试行特殊部门“工资总额制”考核,促进相关部门全力推动重大任务落实。

  02 坚持公平公正,创新难度系数机制,动态优化赛道生态。

  为确保绩效体系责、权、利平衡统一,206所秉承“同工同酬、优绩优酬”理念,全面调平各部门百分制分值,合理配置“挣得制”与“加减分”的考核分值比重,挣得制部分鼓励各部门高标准完成本职工作,加减分条款鼓励各部门面向高质量发展组织实施管理模式和研发模式创新。同时,为了避免出现严格考核下同赛道部门做得多、错得多的情况出现,引入“难度系数”要素对各部门进行差异化管理,结合部门业务体量、难易程度、人均饱满度设置难度系数,每季度进行动态调整,部门承担任务量越多、业务内容越复杂,难度系数越高,绩效得分越高,确保多劳多得,促进各部门积极作为、正向发展。

  03 深化专业协同,重构考核细则标准,精准提升评价效能。

  为确保领域考核专业性,在经营管理、科研生产、技术创新、党建等业务领域,组织相关归口部门联合开展考核细则研讨与优化,并认真梳理考核职责与业务归口匹配关系,实现“业务谁主管、标准谁制定、考核谁实施”。经营指标聚焦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科学衡量各业务主体的经营绩效,提升全员经营意识;科研生产指标聚焦产品全周期价值创造,通过过程监控、动态评估、风险防范推动各项任务全面完成;技术创新指标面向产品核心竞争力提升要求,系统推进核心技术攻关与创新布局优化,全面融入国家和国防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党建、数字航天、风险管控、大安全管理等业务归口部门充分主导考核标准制定与实施,有效提升考核的专业性、精准性和效率。

  本次全面绩效考核体系改革是206所基础管理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通过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专业导向、优化考核机制,确保考核结果与战略目标同频共振,为打造我所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