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举办安全应急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来源:安全应急产业联盟发布时间:2023-08-02 访问量:1118

  7月27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安全应急产业联盟举办安全应急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来自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新兴际华集团应急研究总院有关专家,河北、河南、山东、广东等地工信主管部门以及徐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佛山南海工业园区、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4家安全应急产业园区代表,河北省应急产业联盟、河北省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广东广信安全应急与节能环保促进中心、深圳市应急安全产业协会等机构有关同志参加会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信通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巩天啸主持会议。

  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在致辞中表示,安全应急产业是为提供防范化解突发事件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指示精神,我们需要搭建一个安全应急产业园区发展交流平台,更好促进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建设打造安全应急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兴凯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本质要求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了旺盛的产品需求。当前,产业发展已具备坚实的社会基础条件和技术基础条件,各地在打造安全应急产业园区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当地特色,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主动出击把握战略机遇期,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安全应急产业。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就产业集群发展的原理与路径作了主题分享,他表示产业园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创新发展重要基地,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在打造安全应急装备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过程中,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未来科技产业变革的要求,面向重大需求加大科技攻关,突出建链补链强链,着力提高安全应急产业链韧性。各级政府要把安全应急产业园区作为集群发展的重要抓手,培育创新驱动新引擎,带动区域持续发展。

  新兴际华集团应急研究总院院长张晓昊认为,安全应急装备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是产业规模大、应用场景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但当前产业结构不均衡、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弱、“散乱差小”等问题仍然突出,下一步,应以实战化场景为核心,集聚应急产业资源,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新时代应急装备产业聚集区。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全生产处周久建处长系统介绍了河北省高水平建设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的主要做法、已取得成就和下一步工作思考。2020年河北省率先发布《河北应急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依托良好的工业基础,有力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快速崛起。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安全应急产业企业2916家,产业规模3872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安全应急装备企业1835家,产业规模2359亿元,占比全省安全应急产业规模61%。省内现拥有4个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园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徐州高新区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管委会滕文桦主任介绍了当地在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取得成效以及工作考虑。徐州高新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起步于2005年,是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起步较早的地区,经过近20年的创新发展,产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日益完善、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彰显、产业创新体系日益丰富,已集聚相关企业500余家,年营业总收入超过550亿元,在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安全服务四大领域初步形成涵盖全链条的产业发展体系,拥有各类创新平台387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6家,院士团队6个,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号召力和国家影响力。

  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安全研究院黎贤胜常务副院长从发展基础、产业承载、平台支撑、企业集聚、配套服务等五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南海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并着重介绍了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发展情况。该平台以提升安全生产基础能力、构建安全产业生态体系、促进安全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构建了“1+3+3”体系,即一大数据库、三大基础功能、三大创新应用,支撑南海区建设成为安全产业会展中心、数据中心和创新中心,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安全应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创新实践。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两化所韩旭就“安全应急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展望”做了主题汇报,并系统展示了安全应急产业大数据平台的各功能模块和实践案例。

  最后,各地方、各园区代表就安全应急产业重要地位、典型经验做法、产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未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各方为健全我国应急保障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献计献策,为加快推进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