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国2030"与"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湖州市体育局以"两山"理念为指引,积极探索绿色体育设施建设新路径。4月9日,由市体育局局长徐旭萍带队的政企考察团走进约顿气膜南浔智造基地深度调研,不仅展现了政府推动产业升级的决心,更揭示了未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方向。
考察首站聚焦民生服务场景创新,通过立体沙盘全景呈现气膜技术在民生服务场景中的社会价值。从社区可拆卸体育公园到乡村文化健身中心,从校园冰雪运动馆到应急医疗方舱,约顿构建起覆盖30个民生场景的技术解决方案。约顿气膜董事长罗赟重点介绍:"我们始终紧跟国家全民健身战略,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部署,让绿色低碳场馆走进城乡每个角落。"目前,气膜冰雪运动馆已在全国10余个城市落地,深度响应了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发展战略。
步入1.3万平方米的气膜生产基地,考察团切身感受创新技术带来的空间革命。无梁无柱的超大空间内,自然光线均匀漫射,空气流通清新宜人,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全天候舒适环境。徐旭萍局长指出:"这种可快速复制的建设模式,既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的需求,又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要求,是新时期体育设施建设的优选方案。"
座谈会上,罗赟展示的产业图谱显示:约顿已在全国实施近300个体育气膜项目,构建起"体育+"生态体系——哈尔滨冰上运动中心破解寒地健身难题,四川大英县水上乐园激活乡村旅游,天津商超屋顶健身中心创新城市空间利用,深圳冰雪乐园助推南方冰雪运动普及。
针对湖州"滨湖城市"特质,双方重点探讨了水上运动综合体、社区体育、赛事经济新载体三大合作方向,徐旭萍局长提出"三个融合"发展路径:推动体育设施与城市更新融合、与乡村振兴融合、与文旅消费融合。她强调:"要充分发挥气膜技术快速建设、灵活布局、绿色低碳的优势,在太湖沿岸打造体育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带,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民生。"
随着《"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纵深推进,湖州正以政企协作为抓手,探索体育设施建设的"两山"转化路径。从社区健身圈到滨湖运动带,从校园体育场到乡村文化广场,更多"会呼吸的体育馆"将有机融入城市肌理。这场创新实践不仅为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供了湖州方案,更彰显了生态价值向民生福祉转化的时代智慧。
约顿气膜2019年落户南浔,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其打造的智造基地已成为区域体育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当绿色建筑遇见运动健康,当产业创新呼应群众期盼,一幅体育赋能美好生活的崭新画卷正在南太湖畔徐徐展开。